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开国少将

1677145992773176.png


         别祖后 (1912年—1981年7月16日) ,男,湖北省天门县人,汉族,少将军衔,曾任任铁道兵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生平



1927年秋,参加农民协会,参加鄂西地区农民暴动。1931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十七团三营军需,红二军团第六师十六团没收委员会主任,第六师供给部粮秣员、供给主任。参加了洪湖、黔东、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红三军在洪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别祖后随部队经湘鄂边艰苦转战,于1933年西渡乌江进入贵州,在黔东地区的沿河、德江、印江等县从事创建苏维埃政权的工作。1934年10月,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贵州黔东印江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红二、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从黔东向湘西永顺、龙山、桑植地区发起攻势,袭击了永顺、大庸、桑植三县城,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别祖后参加了每次的战役战斗行动,积极筹划物资供应保障工作。1935年2月,红二、六军团继续长征,1936年6月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军第二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广大官兵,坚决反对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的阴谋活动,共同北上抗日,同年10月,在甘肃会宁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团供给主任,参加了开辟和创建晋绥六分区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同蒲路河压、发鞍门、保卫延安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九分区贸易局副局长、银行经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七纵队供给部部长,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后勤部长。参加了平绥路战役、太原战役。别祖后在部队频繁的战役战斗行动中,努力工作,筹措军需给养等物资,保证了战役战斗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务部部长,后勤学院物资保障部部长。1958年9月任铁道兵后勤部副部长、部长,1969年8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铁道兵副司令员、顾问。

别祖后在铁道兵从事后勤工作23年,对铁道兵部队后勤建设和物资供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保证铁道兵部队施工、生活的物资供应。

从1968年至1972的5年间(1969年8月任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长),别祖后参与组织领导新建了9个工厂,从地方接管3个工厂,扩建3个工厂,使企业化工厂增到15个。还组建了5个办事处、4个材料基地、9个后勤仓库,有效建立了完善的铁道兵部队的后勤供应体系。别祖后在工作期间,参与组织领导铁道兵修建的31条铁路干支线的后勤物资保障工作。

1962年2月,铁道兵党委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大量种粮,大量养猪”的指示,抽调3.5%的人员从事农副业生产。时任后勤部副部长的别祖后,通过征得国务院农业办公室同意,组织后勤部有关部门到东北嫩江地区联系生产用地;与当地政府联系,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到1963年底,铁道兵共办起大小农场62个,投入兵力1.58万人,当年收获粮食330.5万公斤,不仅解决了部队粮食不足的问题,还交售国家31.5万公斤。

1969年,别祖后任铁道兵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组建了铁道兵东北农场,对在东北嫩江地区的各师农场进行统管,扩大了生产规模,生产作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

1979年6月,又将铁道兵东北农场改称铁道兵东北嫩江基地,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加强,粮食生产不断提高,对补助施工部队,提高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7月,总后勤部在铁道兵东北嫩江基地召开了全军旱田农场参观学习座谈会,表扬农场艰苦创业精神,会议由别祖后主持。别祖后对铁道兵后勤工作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功不可没。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人物逝世



1981年7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