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开国少将

1678784322932517.png


         黄 烽(1916-2001)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64)。原名黄宝澄,曾用名黄峰。1916年5月生于福建福安县。上海沪江大学肄业。1938年参加新四军。先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技术书记,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开辟苏州、常熟、太仓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2年4月任新四军第6师18旅52团政治处主任。1943年任苏中军区高邮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治委员。1945年任新四军第1师2旅5团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苏南反“清乡”、苏中地区反“扫荡”和攻打河口、宝兴、兴化及解放盐城、高邮的战斗。解放战争初期,先后任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59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89团政治委员。参加了苏中、两淮战役和盐城保卫战。1947年7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95团政治委员,第32旅政治部主任。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82师政治部主任,同年8月任第29军86师副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厦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师政治委员,空军师政治委员,空军政治部群工部部长。1966年5月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军事法院院长,1969年7月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人物生平


黄烽( 1916-2001),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名黄宝澄,福建省福安县人。黄烽生于一古老的书香门第,小时候在家乡和县城读书,又曾到福州、上海亲戚家补习。1937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回家乡任小学教员。黄烽受中学老师和参加革命活动的家人的影响,在青少年时期就具有进步的思想。1938年1月下旬,叶飞领导的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3月,黄烽到福州报名参加新四军,随军部特务营二连北上后,调第三支队六团政治处任文书。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任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后改任统计干事)。同年秋,随新四军第六团开赴茅山,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1939年5月1日,根据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黄烽随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团(番号改为江南抗日义勇军二路,简称江抗二路)从茅山地区出发,东进苏南东路地区作战。江抗在当地党和人民群众的支援及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一路打击日伪顽匪的据点,夜袭浒墅关,并一度影响到上海郊区虹桥机场附近,部队也从刚东进时的1000多人发展到5000余人。这在日伪军中产生很大的震动,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国民党第三战区公然下令江抗撤出苏南东路地区。为顾全抗日大局,避免不必要的摩擦,新黄烽四军军部于9月下旬命令江抗西撤。

当时黄烽任第六团政治处总支书记(10月任组织股长),因患疟疾在阳澄湖畔的江抗后方医院治疗,同在治疗的还有第六团政治部主任刘飞、汪抗五路参谋长夏光、二连连长吴立夏等30多人。江抗西撤的决定做出后,远在后方医院内的伤病员们无法及时集中,其转移途中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因此组织决定他们暂时留在东路地区,等身体痊愈后再设法返回部队。江抗主力的突然西撤,不仅使东路地区的武装力量大大削弱,也难免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理产生影响。由于主要负责政治工作的刘飞伤势严重,黄烽便担起了做好后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他通过召开支部大会,找骨干谈话,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使伤病员们改变了由于主力西撤带来的低落消沉的情绪,决心留在敌后与敌人周旋,争取早日痊愈,重返前线。

江抗后方医院主要活动在阳澄湖畔村庄和常熟梅李等水网地带,由于日伪军频繁下乡扫荡,搜捕江抗留下的伤病员,医院不得不经常转移。每次转移,都需要用小船做交通丁具。每到一地,农民家的客堂或柴草间就当病房,门板就是病床,东藏一个,西掩一个。夜晚不管刮风下雨,医护人员都要下到各分散点去巡诊换药、送饭。当时药品奇缺,医疗器械几乎没有,医护人员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地下党组织购买物资,为伤病员疗伤,工作非常辛苦。乡亲们更是视伤病员为亲骨肉,甘愿冒着风险想方设法掩护。这30多名伤病员,大多是闽东游击队时期的红军老战士,经历过许许多多战斗和艰苦环境的磨炼,是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尽管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是大部分得以保留,并逐步发展为后来的新江抗和以后的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新中国成立后演出的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就是以这30多名伤病员在阳澄湖畔治疗、战斗的故事为蓝本改编而成,反映和歌颂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1939年11月,根据上级“以留下的伤病员为主体重建部队,坚持原地开展抗日斗争”的指示精神,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在常熟正式成立,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黄烽任政治部副主任,奉命到后方医院动员基本痊愈的十多名伤病员归队,编为东路司令部特务连,后又组建了一个数十人的战地服务团,黄烽一度兼任服务团团长。新江抗成立后,再次点燃了苏南东路地区的抗日烽火。1939年冬至1940年春,黄烽随队在苏常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并参加了洋沟漤战斗。1940年4月,谭震林到东路地区领导抗日斗争,开始大刀阔斧地创建抗日根据地。江南抗日义勇军改名为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仍简称江抗),成立江抗东路指挥部,谭震林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江抗编为江抗第二支队,陈挺任支队长,黄烽任政治干事(执行教导员职权)。5月,黄烽调政治部任组织干事。

1941年皖南事变后,江抗于3月上旬正式整编为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江渭清任旅长,温玉成任政委。4月,黄烽调第十八旅五十二团任政治处组织股长(兼总支书记)。7月1日起,日伪调集重兵进入苏常太地区,进行第一期“清乡”,妄图彻底破坏苏南抗日根据地。7月下旬,谭震林令张鏖(第五十二团政治处主任)、胡品三(第五十二团参谋长)、黄烽率第五十二团团部一部和二营越过宁沪铁路,进入锡南、苏西开辟新区,以牵制路北敌人“清乡”兵力,配合苏常太、澄锡虞地区的反“清乡”斗争。后以第五十二团二营为基础,加上太湖支队等地方武装组建了第四十八团,统一领导太湖地区的武装斗争,改归第十六旅建制。

11月间,路北的日伪军“清乡”部队一部转向路南“扫荡”,国民党顽同派也积极配合,搜捕并杀害中共地方丁作人员,情况十分危急。第十六旅决定第四十八团部队和地方领导干部全部转移到旅部所在地,黄烽奉命率领留下的2个班,掩护收拢地方干部后转移。那是锡南的一小块地区,四面都已被封锁。部队转移后的次日,日伪顽军交替出动,采取梳篦形战术反复“扫荡”。黄烽率领的小分队采取一切办法隐蔽自己、联络地方同志。待到几十名地方上的同志全部收拢后,他们已经被敌人团团围住。黄烽回忆道:“第一次突围计划,拟晚上向南突围,船都准备好了,但一开动,敌在太湖中的巡逻汽艇用探照灯照射,马上被发觉,无法出动又缩回来。第二次,晚上翻过西面山,拟向太湖西突嗣,可是又遇到同样情况。东面也是敌人据点林立,并有严密封锁。白天敌伪顽又不断地疯狂扫荡、搜索,我们几乎无藏身之处,晚上又突不出去,部队两个班和几十个地方工作同志随时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几年来我们在敌后打过许多仗,经常进行反扫荡,但像这样的处境还算首次。”人民子弟兵最困难的时候,还是要靠人民群众来解救。经过前两次的失败,黄烽找到当地渔民群众商量,决定按照渔民的建议进行突围。他们分乘几只渔船,拉开距离,利用芦苇做掩蔽,紧靠敌人据点边的湖汊行驶,终于突出了敌人的重围,安全到达了旅部驻地。1942年1月,黄烽到达苏北第十八旅五十二团,仍任政治处组织股长,不久后任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黄烽历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五十九团政委、第十纵队八十九团政委,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二旅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九军八十六师副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第十一师政委、空军政治部群众工作部部长、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区空军军事法院院长、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2年,黄烽离职休养。2001年9月1日,因病在福州去世,享年85岁。 


人物事迹



编撰辞书

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珍藏着一件珍贵文物——《汉英常用军语词汇》。这本军事辞书的背后,折射出一位老将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他就是原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黄烽少将,这是他历经六载完成的新中国第一部汉英对照军语辞书。

黄烽离休后在幽静的干休所里觉得有些寂寞,于是先后写了十几篇回忆录。写着写着,让他犹感不足的是: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军与外界的交往也日益增多,为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军队干部需要懂得一些英语常用词,这样便于学习外国军队的经验,掌握第一手材料;而有关军事科学技术方面的英语工具书,在当时还没有出版过。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黄烽决心要编一部汉英常用军语辞书,弥补我军在这方面的不足。

写一部辞书,这是一个不小的编撰工程啊!黄烽早年英语基础不错,但从戎几十年,战争年代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英汉编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投入军事工作,也没有时间顾及:何况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也明显减退。而且过去在大学里并没有专门学过军事用语,现在要编写汉英军语词典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从1982年开始,他开始奋力攻克这个难题。他购买了许多参考用的外文辞典、书籍,还订购了外文期刊,买了许多记单词用的小本子,随身携带。为了收集、查阅资料,图书馆、书店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场所。他不顾年迈,经常跑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还三上北京,到首都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军事科学院图书馆查阅资料。他每天阅读,抄写、背、记英语军语单词,积累军语资料。他的编写态度十分严谨,有时为了译准一个单词,反复参考好几种书籍,对词义进行反复比较,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最准确的词汇。“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成了他的治学准则。不管是在饭桌上吃饭,还是在床上休息,只要脑海里闪出一个理想的词和字,就立即起身,伏案记下。其间,干休所安排老干部疗养,他全都放弃了。当生病住院时,在病床上他仍然继续看书、写作。在编写的过程中,他还亲自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高级陆军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请专家学者帮助、指导。初稿编成后,各有关单元分别送给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海军学院、福州军区空军机关等审阅;全稿送军事科学院审阅,并根据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和充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六载,老将军终于编写完成了《汉英常用军语词汇》。全书选入军事上常用的词汇和现代战争与新式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新词汇共计6000余条,14万多字,按章分类编排,分类详细,便于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员选用。内容包括军事、战争与战略战术、军队建设、陆海空三军、战略导弹部队、航天技术与军事卫星,以及核战、电子战、化学生物战、气象水文、军事卫生等29个方面。《汉英常用军语词汇》成为军事院校和军内在职人员学习军事科学英语、阅读英文军事书籍报刊或从事翻译工作时的必备参考用书。它是新中国第一本汉英对照的军语手册,在汉英军语编译方面填补了一项空白。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